1.采购申请和审计
每一检验部门根据检验工作的需要,购置仪器设备时,由各科室负责人填写《采购申请表》(见表1),明确仪器设备名称、型号、范围、范围、准确度等级、数量、购置原因、供货价格、推荐的供应商等,并递交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内容进行审核,报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进行。
表1采购申请表
2.供应商评审
供货商的评估包括:(1)供货商的明;(2)价格和供应时间;(3)售后服务;(见表2)供货商评估表(见表2),由实验室技术主管审核确定是否列入合格供应商。每个专科室向实验室设备经理提交评估数据,然后由实验室经理将合格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清单。
表2.供应商评估表
3.执行采购
装备采购员应根据《采购申请表》中的技术要求和交货日期,向供应商明确详细地说明,并跟踪采购进度,如有延误,请及时通知申购人员。
4.接受仪器设备
新近购置的计量仪器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专班按照《计量设备验收单》(见表3)对设备进行验收。仪表使用部门要仔细检查仪器设备资料是否齐全,其技术指标按照合同或协议条款逐一对照,确认是否符合采购要求。不能代表仪器的正常运行,还需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运转,确保仪器运行完全正常,方可通过验收,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。
表格3,测量设备接受表
二、仪器设备计量管理
所有用于检验/校准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测量设备,应有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,并符合量值溯源要求。在无需检定或校准的辅助测量设备中,对终结果影响很小,或者其不确定度的贡献对总不确定度无显著影响,应检查其状态是否符合适用要求。
1.预先计量
新近采购的设备虽然有合格证,但只能表示在出厂时合格,一些仪器在运输、安装时计量特性有可能已经改变,所以新购置的设备必须在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。
2.定期测量
检验仪器在使用过程中,计量性能可能会出现偏差,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验或校准,以避免因不符合测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。化验室应根据预期的设备使用目的和测量特征,制定年度周检计划并组织实施,保证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。
3.管理设备状态的标识
计量指标管理是确认计量特性的直观证明,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按要求对计量状态进行“三色标记”管理,即绿色“合格证”、黄色“准用证”、红色“停用证”,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计量状态,要粘贴在设备上的明显位置上,用户对仪器的状态一目了然。
4.期间核查
为了保证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性,即确认两个周期间仪器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被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,以便及时发现其误差,并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,尽可能减少风险和费用,确保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和有效,应定期进行核查。验证的方法有:检验标准法、传递测量法、计量标准可靠性验证法、实验室间比较法、设备比较法、自带标样检验法等。
三、仪器设备的建档
1.建立仪表设备记录
必须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,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一套全实验室动态的仪器设备清单,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、规格型号、准确度等级、制造单位、出厂编号、计量编号、购买日期、使用部门、使用人员等。为了方便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查找,实验室应根据其内部设定的编号规定,给每台新购置的仪器一个编号,不可随意更改。每个仪器上都要有清晰的状态标志,并注明有效期,以便操作员能清楚地了解仪器的状况。
2.建立仪器设备档案
实验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、整理、保存每台新购置的仪器设备的档案,内容包括:设备采购申请表、仪器设备验收单、合同、设备及其软件标识、使用说明书、保修卡、校验证书、设备维护记录、维修记录等。